城关镇以作风建设为抓手,积极推动党员干部走出办公室、走进小区楼院开展遍访居民行动,通过“听民意、访民情、办实事”,将各项民生实事办进群众心坎里,让党群干群关系在一次次贴心服务中愈发紧密。
曾经“等群众来找”的服务模式一去不返,如今“去找群众”成为大家的行动自觉,这种“根本的变化”体现在每一次与群众的面对面交流、每一件民生实事的办理过程中。“您好,我们是社区网格员,正在进行居民信息核查登记……”网格员们采取“扫楼”形式逐户上门,采取“一对一”“多对一”等形式,耐心与居民沟通,动态更新居民基础信息,征求意见建议,完善民生台账。结合入户,网格员们根据高龄、空巢、孤寡老人等“一老”,留守、单亲、特殊儿童等“一小”需求,建立“关爱台账”,同步更新需求清单。社区网格员小张深有感触地说:“以前更多是按任务清单去督促群众配合,现在想的都是群众有啥需求,怎么帮他们解决,工作方向变了,和群众的距离也拉近了。”
工作重心也从“跟着任务走”彻底转向“围着群众转”,党员干部工作目标更加精准了。在走访中了解到东苑B区居民希望小区内有配餐点、地下室和绿化带乱堆乱放问题严重等诉求后,该镇将网格员摸排到的诉求建议以《民生实事项目清单》的形式,一件一件跟进解决,现如今小区内有了配餐点,楼院环境卫生更加整洁美丽,老旧楼院有问题的自来水管网完成了改造……,这些高效服务,正是城关镇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的生动写照。
为了更精准地了解群众需求,城关镇坚持问需于民、问计于民,不断优化联系服务群众的方式手段。网格员化身“政策宣传员”“安全检查员”“民情搜集员”,通过开展“楼院议事会”“小板凳会”等形式,与居民、党员代表、业主委员会成员、物业人员等共同商议社区治理难题。有群众提出小区缺少遮阴纳凉的地方,大家集思广益,凝聚共驻共建单位合力,为小区增设了纳凉亭,既美化了环境,又增强了居民的归属感。居民的一个个“小建议”,在党员干部的积极推动下,变成了破解治理难题的“金点子”。
现在,无论是邻里纠纷、物业服务问题,还是政策咨询,找社区已成为居民群众解决生活诉求时的优先选择。通过遍访居民行动,社区干部半年内实现遍访常住居民一遍,有效发挥了网格员“前哨”作用。一位独居老人家中水管漏水,正巧网格员入户,随即帮助联系维修人员上门维修,老人感慨地说:“现在的社区,服务真的是及时到位!”
如今的城关镇,党员干部用脚步丈量民情,用行动温暖民心,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落地,让群众的日子越过越舒心。